在線客服
|
朱仁元:技術“潮人”領跑智慧茶園作者:湖州日報安吉新聞
近日,記者驅車來到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盈元農場。只見朱仁元正站在一個大電子屏幕前,手指點動屏幕,放大一片茶山,查看著,又看了看屏幕上顯示的數據,嘴里嘀咕著:“水還得再澆一澆。” “小時候家里就種植茶葉,自產自銷。大人們在炒茶的時候,我就站在旁邊看。時不時地幫他們打打下手,燒燒火。記得十來歲的時候,清明節放假,我自己去茶山上摘了一些白茶,自己動手炒,一邊炒一邊向長輩們取經。”朱仁元回憶道,“炒了半斤干茶,興沖沖地拿到白茶市場去賣,賣了七毛錢。非常激動,給了我極大的鼓勵,從那之后,我就對炒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” 1997年,鄉鎮免費提供茶苗,朱仁元種植了6畝白茶,2003年又種植了十幾畝。2008年,為保護生態環境,政府對白茶種植土地面積進行了嚴格控制。“那時候,我們村里大部分茶農只賣青葉,只求快速將茶葉賣掉。所以其實茶農并不賺錢,真正賺錢的是茶企。”朱仁元說,意識到這一點之后,朱仁元把自己種植的近20畝茶山承包給了別人,自己則去縣城打拼。打拼了五年之后的朱仁元也算是小有成就,經營著一家生意不錯的賓館。雖然在旁人看來朱仁元事業有成,但在他的內心深處,對白茶一直有著特殊的情結,對炒茶有著莫名的喜愛,總覺得自己的事業應該圍繞著茶。 2013年,魯家村開始了美麗鄉村建設。朱仁元經過再三思量,決定搭乘這班美麗鄉村建設的“列車”,成了回村創業的第一人。除了圓自己的茶葉夢外,他還希望帶動更多的人回村創業,振興鄉村。 在開始自己的茶葉夢之前,朱仁元去了杭州、武夷山、福建等多個地方進行考察、調研、學習。從一些專家、老師那里,他學到了一些寶貴經驗。回到村里的朱仁元,開辦了自己的農場——盈元農場,是魯家村的十八家農場之一。收回了承包給別人的近20畝茶園,自己經營。注冊了自己的茶葉品牌“盈農園”。村里很多農戶只賣青葉,不加工。朱仁元希望與這些農戶簽訂合同,統一收購青葉,由他來負責加工,對外銷售。“我收購青葉的價格比市場價高30%,但是種植、采摘要按我的標準來,不能使用除草劑,施肥必須用有機肥而不是化肥。”朱仁元說,當時很多茶農不解,只有三戶茶農跟簽訂了合同,并在茶園上裝上了監控系統,可以隨時查看茶園,不必專門趕到茶園查看。 為何要這樣做?朱仁元解釋到,要想自家在眾多茶葉中脫穎而出,受到客戶好評,必須要在口感上超過別人,那就要從源頭控制。化肥的使用會使土壤結板,而且影響茶葉口感,除草劑會讓茶葉農殘超標。所以會統一購買菜籽餅分發給農戶,用于施肥,除草則采取原始的人工除草。打好了基礎,才能保證白茶的品質。與朱仁元簽訂合同的三戶茶農,每畝白茶增收了2000元,這讓其他茶農看到了增收的希望,紛紛與朱仁元簽訂合同。 大數據時代的浪潮不斷襲來,朱仁元認為農業也需要融入這浪潮中。2018年,朱仁元與甲骨文公司合作,在自己茶山以及合作的農戶山上裝了氣象站、傳感器、360°旋轉攝像頭等現代化設備。使得茶葉從茶山到茶杯,每一步都有記錄。產品可追溯,質量可查詢。“魯家村現在是全國美麗鄉村的標桿,所以我的農場也要成為全國標桿。白茶品質好不好,光靠嘴說不行,要拿數據來說話。”朱仁元一邊說,一邊展示給筆者看,這套智慧監控設備是如何工作的。盈元農場成了全國首家使用數字化農業區塊鏈技術的企業。 2019年的國際茶博會上,朱仁元帶著他的產品首次亮相,每件產品的包裝上都有一個數字身份碼。用手機掃一掃就能查看茶葉制作從采摘到攤青、殺青烘焙等13道工序的所有信息。還有茶園和茶葉加工的實景監控,茶園氣象數據、土壤水質等也能實時看到。這讓周圍的其他茶企大為震驚,紛紛贊嘆。朱仁元儼然成了村里的技術“潮人”。 現在跟朱仁元合作的茶農有幾十戶,白茶面積達600多畝。朱仁元表示不僅要與魯家村的茶農合作,還希望能輻射到魯家田園綜合內的所有茶農。讓茶農們都能乘上科技快車,達到增收目標。 在朱仁元看來,茶農應抱團發展,工作做好安吉白茶的品牌。很多茶農思想守舊,覺得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。一、二產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市場所需,三產融合才是當下趨勢所向。朱仁元希望茶農能開拓眼界,改變傳統思想。經常組織村里的茶農一起開會探討。還自費帶他們去全國各地考察、學習。現場感受,其他地方是如何經營茶園,將茶園變成一個景區。朱仁元堅信茶旅融合是大勢所趨,能將茶園經營得更好。而他也是這么去實踐的,在茶園里旗袍秀,專門劃分出一塊白茶區域供游客體驗采茶,吸引了上海、江蘇等地的不少游客。 “白茶季只有短短15天,采完茶就要馬上把茶樹給修剪掉,有時候想想很可惜。所以我就留出100畝茶山不修剪,讓游客來體驗采茶、炒茶。”朱仁元說,利潤比賣春茶還高,每畝白茶地有一萬五千元收入,是原來的收入的2倍。 朱仁元發現很多茶農的炒茶技術很好,缺少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論基礎。他在自己的農場開設了一個茶技師培訓班,請來浙大、茶科所等專業老師,來給茶農們上課,每個月都會開課。茶農在忙完安吉白茶茶葉季,可以去別地教授茶技。“茶技人員很稀缺,經常有客戶問我有沒有茶技師可以推薦給他們。茶技師的工資很高,每月可達2萬元。”朱仁元告訴筆者,雖然現在的茶企都采用機器制茶,但是手工制茶還是不能或缺,傳統工藝不能丟,傳承的不止是手藝,還是文化。 朱仁元本人就十分熱愛制茶,練就了一身制茶好手藝。小時候耳濡目染,到現在的不斷拜師學藝、自我專研,參加了各類比賽,獲得多項榮譽。對于技藝的傳授,他也毫不吝嗇。徒弟唐賓是從安徽來安吉務工的,是盈元農場的“元老級”員工,朱仁元把所有技藝都教給他,現在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。在老家也種起了白茶。安吉的茶葉季一過,他就會回到老家經營自己的茶山。 最近,朱仁元在“搗鼓”紅茶,用“白葉一號”的后期茶,制作紅茶,彌補白茶不能做紅茶的空缺。他邀請了各地有名的茶技師、專家來到自己的農場,一起探討、研究,用白茶制作紅茶。到目前,已經制作了三次紅茶,每次制作一百公斤。“用白茶做的紅茶口感很好,很暢銷,冬天適合喝紅茶,所以是供不應求。”朱仁元笑著說。 目前,盈元農場年收入達1500萬,每年干茶產量2萬斤,游客體驗5萬人次。朱仁元表示,農場的良好農業規范認證(GAP認證)已經完成,接下來想打開國際市場,讓自家的白茶走出國門。 |